漫天繁星,所以第二天一定会下雨。
老家在农村,所以,小时候一抬头,漫天都是繁星,多的要把眼眶撑烈。这个时候,我就认为:第二天一定要下雨。因为,天开了这么多孔,雨就是从哪些数不清的孔里面漏下来的。
后来,我知道了,哪些闪闪发亮的并不是天的孔,而是宇宙中无数颗恒星。
这篇文章的故事会和星星相关,也和越野跑相关。
“因为工作的原因,需要熬夜观察星星,所以我特别擅长熬夜,特别适合跑那种夜里的越野跑赛事。”
说这句话的是北京天文馆馆长——朱进,他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越野跑爱好者。于是乎,有了我们今天微信推文的标题:不会看星星的越野跑者不是好天文学家。朱老师大概是越野跑里面最会看星星的人,天文学家里面最能跑步的人。

他的微信头像,是一张月食照片
是天文学家,更是越野跑者。
置身一个追求严谨精准的部门,却有着一头黝黑不羁的卷发;当人们在数星星时,他已经在发掘星星。
朱老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,主持工作发现2728颗小行星。
作为科学家,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双鞋底厚厚的旅游鞋,一个大大的双肩背包,一个不离手的单反相机,看着更像是位旅行家。酷爱越野跑,参赛时却总是在外面套着一条超大的运动短裤,再加上一米八三的大个儿,看着更像是位篮球运动员。
2016年,他跑了五十多场比赛,通常到了周末,不是去比赛,就是在去比赛的路上。有时候遇上北京周边的短距离越野,就会周六周天连轴转。
在过去的一个月,他参加了稻城亚丁超级转山赛,宝山100,爱江山100,以及上周末刚刚结束的玉龙雪山超级越野赛50公里。一个月时间,两场高海拔难度赛事,两场长距离百公里赛事。
图 | 玉龙雪山超级越野赛50KM最高点
Key,朱进
“小时候在山上呆过,对山很有亲切感。现在在北方的山里跑越野,常常还能找回小时候的感觉。”
越野跑存在着诸多变化因素,遇见的情况和环境也常常大不相同,能感受到沿途的景色交迭和风光更替,是让朱进更喜欢越野跑的原因。作为天文爱好者的朱进平时喜欢看星星,今年的爱江山一百,他拍到了一张北斗七星的图。而去年的崇礼五十,因为是夜间出发,同样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景色。夜晚,对朱进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!
图 | 朱进手机拍下的北斗七星
“我65年出生,81年在北师大读大学。上大学期间喜欢跑步,前三年几乎每天都去操场锻炼。”
从大学开始,他就从来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位,但却是跑得最久的。大学时参加3000米,能被倒数第二套一圈的他参加遍了在北师大能跑的所有长跑比赛,但凡报名,都报最长距离。甚至参加了北马的前身——25公里的北京市春节环城赛跑,当时2小时完赛。大学期间的经历让他的身体得到很大的改善,也为他五十之后重拾跑步埋下伏笔。
“纯粹的天文研究是不关心人和地球的,越野跑同这很像,最重要的是同大自然的对话。”
在天文圈子里30多年,因为天文观测的缘故,他习惯了熬夜,习惯了夜里爬起来看星星。因为工作的缘故,他平时鲜有时间锻炼,只能通过比赛来拉练,从不追求速度和成绩的他,只追求风景以及顺利完赛。因为今年他要搞个大事情——八百流沙,辽阔的沙丘,自导航,困意和疲惫的煎熬,这对他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份享受,在这样空旷宁静的夜里看星空识方向,回溯天文观测那些夜夜夜夜,真是再好不过。
“既能仰望星空,也能脚踏实地。喜欢就是喜欢,不会因为谁而改变。”
整个天文馆,估计除了他之外没什么人会这样参赛,而且如此频繁。大家工作之余打球的比较多,而他偏偏喜欢跑山,并且几乎周周参赛。自从参赛之后,身体的指标越来越趋于正常和健康,并且明显感觉到工作效率提高了。
玉龙雪山越野挑战赛,他抵达蚂蟥坝时就时间稍紧,但他还是坚持登顶,最终在关门时间前半小时多完赛,最重要的是看到了极致难忘的风景。
2017年,朱进受邀成为深圳喜马拉雅越野跑形象大使,我们期待朱进引领更多的人跑进山野。
对他来说,越野跑和经年累月的天文观测一样,是一段发现未知、探索世界之美的历程……
UD期待与你,相逢山间。
* 部分照片来源于朱进,部分照片来源于2017玉龙雪山超级越野赛